夏日的申城,荷花正艷,瓜果飄香,蟬鳴嘹亮,螢火蟲在夏夜里靈動穿梭,處處洋溢著蓬勃氣息。在青浦區練塘鎮東莊村的“魔幻森林”里,另一番生機同樣動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耐高溫食用菌新品種豬肚菇,正依托林下栽培模式,在溫潤的環境中悄然生長,為這片森林增添了別樣的活力。這一成果不僅為夏季市民“菜籃子”增添珍稀食材,更突破性地解決了上海林下經濟高溫季“斷檔”難題,為華東地區“林菌共生”生態農業模式開辟新
近日,福建古田縣科興食用菌研究所歷經技術攻關成功實現珍稀食用菌——花臉香蘑的外省引種與試種。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閩東地區紫色食用菌人工栽培的空白,也為當地餐桌增添了一味兼具顏值與營養的山珍佳品?;樝隳⑺追Q“花臉蘑”“紫晶蘑”,因菌蓋邊緣呈現獨特的淡紫色水浸狀花紋而得名,野生資源多分布于內蒙古、黑龍江等高海拔地區,產量稀少。其子實體通體覆蓋夢幻的紫羅蘭色,被譽為蘑菇界的“紫霞仙子”。此次引種借鑒雙孢
作為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海南熱帶雨林因植被豐富、溫濕適宜而成為“天然菌種庫”。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這個“蘑菇王國”中的神秘成員不斷現身,至今發現50多個大型真菌新物種。截至目前,海南也已累計記錄大型真菌1000多種。“海南這片雨林是蘑菇的‘寶藏之地’!”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曾念開團隊,已發現并正式發表了祝良粉孢牛肝菌等110多個蘑菇新物種,
隨著生活品質提升與高端食材認知深化,松露以其獨特風味與稀缺性備受市場青睞。四川會東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松露產業領域探索出一條“科技賦能、生態共贏”的發展路徑,推動松露產業從傳統采挖向人工培育升級。林下育苗忙 滋養“鉆石”生近日,在會東松露農業科技園區,數十名工人正俯身忙碌,將一棵棵菌根生種苗植入土中。松露,這顆“餐桌上的鉆石”,曾因完全依賴自然生長、受天氣制約極大,產量稀少且不穩定。如今,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介2025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通知,組織遴選出2025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10項、主導品種133個、主推技術143項,其中上海農科院香菇優良品種"申香1513"及“香菇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技術”,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毛木耳出耳全程輕簡化精準調控技術”三
2025年6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批準發布<金屬材料 管 液壓試驗方法>等27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國家標準公告2025年第14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歸口,中國食用菌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起草的《杏鮑菇》國家標準正式批準發布,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近期,協會將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
7月7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安徽省道地藥材目錄(第一批)》,共列入73種中藥材。其中,靈芝、茯苓、茯神、桑黃和天麻5種藥用菌榜上有名。安徽省道地藥材目錄遴選工作是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聯合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林業局、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等部門組織開展的,依據標準分別是國家藥典和安徽省中藥材標準。經過了遴選推薦、征求意見、專家評審、社會
6月30日,安徽岳西縣生態環境分局在該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驚喜”發現一種長相奇特的大型真菌,經鑒定該菌為柱狀拱門菌。通過相關資料查閱和數據檢索,該菌在安徽省內為首次發現。本次在岳西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發的柱狀拱門菌居群有3株,位于毛尖山鄉毛竹林中。該菌擔子體高6-7厘米,有兩柱狀體從菌托內突出,基部分離,中部弧狀外彎,上部向內彎曲并在頂端結合,呈拱門狀,單柱基部直徑0.8-1厘米、海綿質、中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15476號
本網站所有產品的創意策劃及內容的審核發布均由江蘇星天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權負責。
本網站產品圖片或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產品實物為準。